TikTok Shop新店铺有所谓新手期,不少人觉得难熬。可在我们看来,团队自身对于运营逻辑的打磨,构建,以及熬过收支不平衡阶段的新手期,更难熬。
和几个准备做美区的老朋友沟通了下,都是国内卷不过,败了几个平台,几个店铺。手里有一定的资源,一定的资金,也有在DY投放和运营的经验,但海外市场,的确不熟。

简单给他们算了下时间和费用的账单。
拿美区的TikTok Shop跨境店来说,这个时间点,且先不说关税,物流这些尚不确定的点。新店就算熬过新手期,前6个月里,真正能到手的回款,都不会那么稳定。得有一段时间入不敷出的准备。第一个周期里,就算一切风调雨顺,卖了10w,但能稳定回款的,大概也就5-6w,然后真正到手的,可能也就2-3w。其他的钱,都还在整个销售链里面打转。
这个阶段,他们做过国内电商,起码都心里有准备。很难熬。如果不能尽快通过及时回款实现这个项目的自动回血,自给自足。那就表示后续还得通过再次注资,实现补货和上新。直到整个项目实现账面上的收支平衡。
而且,这个过程里可能会有很多机会因为现金流紧张而错过。也会有很多坑明明看到了,但就是因为没实力避开了而眼睁睁的踩进去。
所以,我一般都会说,你启动一个项目的同时,就要准备同样一个项目的资金作为补充。等于是得用双倍的资金,才有可能先做好第一个项目。等到第一个项目有结果后,才能用后面的补充回血的资金,去开启第二个项目。
这里别想着借钱,现在这个局面,自己不借钱,也不借钱给别人,算是很讲良心的了。特别做过国内电商,还能熬过三年的,多少都还有点底气。
也只有这样,才不会让你被过程里的各种临时变故而拖累,让你一时间无法支付员工工资,工厂货款,货代的费用,投放的广告……让整个买卖瞬间崩盘。
这不是唱衰,就是事实。至少从20年到现在,当年加的第一个群,同期的那一群人,还在坚持的,越来越少。大部分都在干其他的事情了。也就是说我们没法再像当年那样聊细节,聊转化,聊视频内容,没有事业上的共同话题,自然也没法再做到惺惺相惜。
那么,这个周期,到底怎么扛过去?
别一开始就定太高的目标,也别组大团队。自己先干。把流程跑通,把帐算清。
销量很重要,利润很重要。但在这之上,是怎么找出一个可复制,可实操的核心模式。而且是自己做了能有结果,其他人照做也能有结果的模式。至少这样,你会有底气,能预估回款的时间,能计算出,自己还得扛多久,只要有目标,就有希望。再苦逼的日子,也不会慌。
例如在投放上,这个品的广告不能只有你会投,其他人按照你的SOP,也能有结果。就像一套基础内功一样,每个人都能修炼个八九不离十。起码这样做,后续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底气。而不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基础动作,浪费时间,浪费机会,浪费原本就不够的现金流。
不懂就不要做,只做自己熟的品。
能启动的,都是有一定资源的,在产品上,是有竞争力的。也就别看着人家什么品做得好,自己就跟风去试试。怕的就是这里搞搞,那里搞搞。手里的资金分散了,很快就没了。人家一个品,成本可能10块,你自己去找的品,成本可能是40,你还觉得便宜。类似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例子不要太多。
最后,信心和希望,是黄金。
既然在国内卷过,那更知道,有希望,有信心的买卖,前期再难,也能一点点的熬过去。怕的,就是被一次次的挫折和踩坑给弄的不自信和自我否定。惨淡离场。海外市场的确很麻烦。但都是30+,40+的人了。如果连这点勇气和信心都没有,那也没必要选择下场了。
和熟人交流,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说很多铺垫的废话。直来直往。很多东西,点一下就行。但这些东西,很多不熟的人,大概是接受不了的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605152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